網誌存檔

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菁英不等於就是摩西

菁英絕對無敵?

某網站的大爺們又提出了一個20:80理論, 就是社會中的20%菁英往往能領導潮流走向, 進而影響帶領其他80%的沒有主見或知識缺乏的人群. 很好 ,不過我還是想噴口水, 說明這也有使用上的限制.

20:80理論好比鼓吹英雄或斬首戰的重要. 前者是強調某些人是菁英, 所以大家都該乖乖聽他們的話, 類似資本家的觀點 ;後者則是摧毀敵人的菁英 ,讓對方群龍無首導致敵人失敗.

但真是這樣嗎? 如果過度強調了此立場, 最後反而忽視環境上的影響因素 ,類似過度迷信菁英精神戰力, 而把物質力量或是基層力量都當成不存在一樣 ,看二戰的日本,跟國民黨在大陸時期,它們是怎麼失敗的 ,就能知道在野黨過去執政時麼會失敗.

斬首戰跟催淚瓦斯

例如 ,警察跟示威者的對峙 ,警察可以靠逮捕或射殺領頭者來瓦解示威團體(類似斬首戰) ;也能靠向示威群眾發射催淚瓦斯來驅散他們.

這兩者力量上的區別是: 前者暴力跟政治迫害性質濃厚 ;後者比較溫和. 在效力上的區別則是: 斬首戰術比較適用於對付小群眾; 催淚瓦斯驅散更適用於大群眾.

對廣大群眾示威,斬首就不太合用. 群眾內還會有其他次級領導者跟冒進的草莽,可能會立即遞補上來帶領大家 .尤其配合時間這項因素時, 當時間拉長 ,新領導者會如雨後春筍的冒出, 所以還需要靠特務分化群眾 .可惜這在沒有事前佈置特務打入地下組織, 或示威團體跟政府思想對立非常嚴重的情況下 ,也很難發揮大功效.

群眾數量決定菁英重要性跟攻略手段

所以對菁英不是無敵, 他在小團體內的重要性過大, 導致當菁英跌倒時 ,團體也經常跟著覆滅. 菁英精神帶領戰力越強, 也等於對內部破壞力越大的矛盾, 在此展開.

在大團體內 ,菁英則跟水一樣, 屬於生活必需品 ,但也算是取之不易枯竭的消耗品.

---------------------------
對抗展開方式

1.街頭示威例子

例如, 1000個警察面臨10萬個群眾示威時, 警察雖然有槍跟訓練精良, 看似物質跟精神戰力都比較好 ,但頂多一次約逮捕或射殺1000個左右的示威者. 亂殺人可能引起更大的暴動, 抓人則是有中小型騷動, 跟群眾馬上又產生新領導者遞補 .所以此時對鎮壓行動來說, 20:80理論衍生出的斬首戰術派不上用場, 而且此時警察的物質戰力也能看成是跟人數相接近 ,警察居弱勢.

(1)以小搏大方式 =>先驅散群眾

不過並沒有人限制只能用物質對付物質, 警察還能物質對付精神 .

也沒有限制你只能用斬首來癱瘓示威群眾精神, 警察還能用驅散群眾來孤立示威頭目, 進而瓦解抗議者的集體力量.

以上兩者結合的證明: 就是所有中下級警察向群眾發射催淚瓦斯,催淚瓦斯引起群眾肉體的小不適 ,進而讓群眾精神力量衰減 (懦弱一點的人會立即逃走回家, 堅強一點者則四處亂竄) ,最後示威頭目被孤立了, 或群眾分成各自小群 ,此時警察自然在精神跟物質面都能佔優勢.

(2)以小搏大方式 =>80% vs 80%

這個模式簡單來說就是 :當物質基礎(人數)居弱勢時 ,先用己方80%物質戰力 ,來瞄準精神戰力薄弱的80%敵人群眾, 最後能切斷20%敵人頭目先鋒草莽, 跟群眾之間精神指揮聯繫 ,自然敵方大團體的抵抗力量會崩解.

2.政治上運用例子

(1)第一擊

政治上實際運用例子 ,則是藍營對綠營的攻擊 ,他們先發動媒體 ,網路 ,政客 ,學者 ,台商... 等一切可用軟硬力量, 來削弱綠營群眾的精神抵抗(類似80% vs 80%), 當綠營群眾不再信任自家領導者, 綠營菁英們就等於被切斷了跟群眾的聯繫 ,此時集體力量會崩解 .

所以,別被藍色目前發動的斬首戰給欺騙了, 那並非第一擊, 真正的第一擊早在幾年前就展開了, 目前只是收尾掃蕩菁英而已 ,掃蕩那些失去群眾廣泛支持基礎的綠營菁英.

而且藍營原先並非物質基礎(人數)居弱勢 ,頂多是平手 ,甚至在數個領域內人數上還有勝出, 所以操作起來更得心應手. 這展開過程中藍營菁英頭目雖然有發揮功效 ,但是中下階層次級頭目跟藍色群眾的自發力量其實更重要. (從他們罵自己支持的元首是笨蛋 ,就能看出藍色最高領導者其實跟水或衛生紙一樣, 是可消耗的必需品)

(2)精神戰力來源是多元的, 也可來自基層

此外 ,藍色菁英因為過去扮演反民主勢力, 所以個人跟集團的精神戰力上嚴重被削弱, 並不適合打菁英政治精神對抗牌,因此用基層民生問題跟弊案來取代精神戰鬥力. 基本上一個社會內的菁英多半養尊處優, 對於發自基層的民生疾苦是不太關切的, 尤其台灣又是資本社會更加重此現象, 因此 ,我們也能說這次政治輪替力量, 其實是發自民間的, 藍色菁英只是順水推舟來借力使力而已 .

要說這算藍色菁英領導的成功, 還不如說是土匪趁火打劫成功; 或人民落海漂浮過程中自然會去群找浮木 ,此時自然也不管這根浮木有多腐爛 ,畢竟自許是人民救生圈的綠營, 執政後反而朝坐在遊艇上喝香檳的有錢人那裡漂去, 一個整天只會喊民主,而不管勞工權益的救生圈是有啥用?

3.越戰的例子

(1)越共的80% vs 美國80%群眾

北越打不贏美軍 ,但卻靠68年春節攻勢在媒體前傳播, 最後引起西方廣大反戰浪潮 ,最終讓美國撤軍. 春節攻勢是由南越境內的越共游擊力量來發起全國突擊, 所以類似發動80%越共群眾 vs 美國80%群眾.

有人說這算越共對西貢發起斬首戰術, 其實是錯的 ,那只是要掩護北越正規軍攻勢的牽制攻擊, 而且戰術上也算失敗 ,南越境內的越共在這次攻擊後死傷慘重, 幾乎快被瓦解了, 不過北越政府卻得到意外的戰略收穫 (即使真的把南越政府領導人斬首, 還有其他菁英或軍人會出來遞補 ,美國也會培植一位新的, 因為這反共團體太大了, 不可能菁英都讓你斬光)

(2)美軍的80% vs 越共80%

美軍面臨游擊戰爭 ,則也是類似80% vs 80%, 把軍力廣泛放在各地去搶或保衛據點 ,不過他犯了過度使用武力, 殺雞卻用牛刀的毛病, 所以在軍事經費跟軍力部署上形成嚴重浪費跟低效率, 還落人口實,被指責搞平民屠殺或破壞環境 .另外過度使用武力, 反而引起北越跟南越鄉村人民更大反彈 ,精神對抗更升上一層樓 .這類似警察朝示威者亂開槍 ,經常會引起更大的群眾暴力(例如228的起火點) , 當投資過大 ,卻沒有顯著成效時 ,本國人民又不再支持戰爭時 ,自然會撤軍.

對此 ,有人也提出另種觀點 , 也是類似80% vs 80% , 就是讓民防部隊去拘束越共的游擊擴張, 正規軍精銳則駐紮北方前線或各省要地 ,跟負責主要攻擊任務 . 不必全部殲滅越共 , 只要讓越共在鄉間無法擴張即可, 四處孤立的據點自然等於無法串連成大團體力量, 這類似用瓦斯(民防部隊)驅散了示威群眾(各地鄉間越共), 這時再用手槍或手銬(美越軍)去抓那些示威頭目(北越正規軍 ,跟單一據點的越共).

(3)大欺小模式=>斬首戰

美軍撤退後, 加上南越軍方戰略轉進的失敗政策 ,讓北越相對上佔有優勢 ,類似形成大團體欺負小團體的局面. 而他們給南越最後一擊方式, 就是類似斬首 (把西貢包圍攻陷之後 ,其他地方抵抗自然瓦解, 因為人數跟土地已經比對方小了, 還面臨中央淪陷的打擊 ,小團體自然沒多少人敢再出面領導抵抗 .即使有新領導者出面 ,一堆重要菁英都逃光或被俘虜了, 這新領導層也是空洞的)

如果拿10萬示威群眾 vs 1000個警察這例子來看, 群眾向警察全面總進攻也是一種大欺小方法,不過也需要付出重大傷亡代價 (可能會被槍打死1000人). 如果群眾向警察的指揮官突襲 , 則死幾個人就有機會能瓦解警方的鎮暴行動或減低鎮壓的效率, 這時群眾能挾重要人質跟警方搞談判, 甚至對群龍無首的警察搞心理策反.

另外, 如擴大至人民起義的層面來看 ,例如甲方有80%人民支持, 乙方(統治者)則有20%人民支持, 甲方發動大量群眾攻擊總統府, 自然有很大機會能瓦解政府的力量 ,而且比全面攻擊乙方群眾時的死傷還低.


4.兩岸關係的例子

中國
240菁英(精神主力) + 960群眾(物質主力來源)

台灣
4菁英(精神主力)+18群眾(物質主力來源~取偶數方便比較)

中國用人海營造軍力規模的物質優勢, 配合經濟改革開放來更新軍備, 嚴重威脅台灣的生存. 精神戰力上則因為共產思想被他們玩爛了, 所以無法發揮優勢 ,不過單純的政治謀略跟菁英人力資源, 仍比台灣豐富.

台灣在物質上, 靠經濟優勢支撐起居東亞二流首位的軍隊, 跟世界前幾名的外匯存底 ,所以只有軍事稍弱. 精神戰力上,則有民主自由 ,跟科技發展優勢, 菁英人力資源數量則比較少.

(1)失敗的斬首戰術

台灣面對軍事物質力量上的劣勢, 所以用另一種物質力量(經濟實力 ,也就是貨幣) ,配合精神戰力內的科技發展優勢, 進出中國沿海都市投資搞獲利, 這也有動搖中國都市菁英精神戰力的功效, 讓沿海菁英更不認同共產統治 ,最後那些菁英影響了勞工跟內陸省份跟農村 ,讓許多人都變成走資派了(當然鄧小平搞經濟開放也是關鍵 ,不過如沒有西方跟港臺投資 ,未必能產生持續的精神逆轉)

這模式是用: 80%己方群眾物質力量 vs 20%敵方菁英精神力量, 類似斬首戰術.

為何我把台商投資, 當成台灣80%己方群眾物質力量呢 ?因為他們的資產都是台灣大眾心力跟血汗堆積出來的 ,所以不把它當成20%菁英真正實力. 菁英頂多只有頭腦傑出 ,錢則是來自剝削基層.

可惜台灣並沒有實力讓全中國都富裕起來, 也只是貢獻中國經濟成長10%水平的2~3%而已, 所以採用對沿海菁英的精神斬首戰術(其實是歪打正著, 原先動機只是台商要賺錢) ,算是合理的手段. 不過,太偏重沿海都市投資,也等於無法良好發揮催淚彈效應 ,那些內陸菁英跟發不了財的農村人民, 大體上仍是比較支持或懷念共產統治的 ,這類似導致示威群眾不能被驅散, 共產復古思想的菁英仍可以左右中國, 並發揮巨大的集體對抗力量.

如果依照80%vs80%方式 ,也就是 80%台灣基層力量, 對付 80%中國基層, 那麼專制中國應該會崩解 .這看起來類似經濟大膽西進政策, 其實不然. 像是美國那種大國才有實力靠物質戰力逆轉全中國 , 才有實力扮演鎮暴警察發射大量催淚彈驅散專制群眾. 小國如台灣,則應該沒有實力發射大量催淚彈. 台灣的物質實力頂多像一般交通警察或辦公室內的文職警察, 物質裝備上先天比較欠缺, 因此拿廣播器精神喊喊話或舉警告牌 ,才是台灣用來對付中國80%中下層群眾的方式.

(2)精神戰力不夠多元或用錯主力

另外, 台商投資並未讓中國民主生根 ,這算台灣太偏重某項精神戰力(資本主義) ,或太偏重物質戰力的結果. 畢竟台灣的民主也剛起步 ,許多商人對民主並不太重視, 反而認為民主化後勞資糾紛跟環保抗議, 讓他更不好賺錢 ,所以那些中國沿海菁英並非站在台灣或民主這一方, 而只是認同資本主義生活方式而已 .二次大戰早已經證明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彼此仍會打仗 ,所以台灣安全並無法由此獲得保證.

相反的, 如果台灣採用民主自由精神當作進攻主力 ,不但可以爭取都市菁英的認同 ,也可爭取農村的認同, 例如 1989天安門前的抗議 ,不待幾個月已遍及中國各省份;而台商投資中國 ,則花了10多年才在沿海跟部分內陸都市站穩腳步 ,這說明立於物質根基的資本主義精神戰力, 還不如民主自由精神好用.

(3)民主自由的推動方式

用20%菁英精神 vs 80%敵人群眾

這方式有極限存在, 例如台灣民間菁英比較喜歡談錢 ,不見得樂意去替你宣揚民主自由; 政治菁英則人數比民間菁英還少, 加上有大半屬於盲劍客之流的分子 ,所以宣揚民主自由的人數更少, 同時政治菁英又深陷台灣政治鬥爭跟獨立運動中, 所以對中國政策也經常只看錢(藍營) , 跟專門推廣有利於反併吞的醜化中國說帖(綠營) .

縱使有少數台灣菁英願意積極向中國推廣民主自由, 中國群眾也還有民族自決這道思想障礙要跨越 .當推廣力量很小 ,障礙又超大時, 當然很難成功.

用80%群眾精神 vs 80%敵人群眾

前面已經說過了, 精神力量是多元的, 主力也能來自民間. 實際例子就是無產階級爭取普選權,跟爭取減少勞動工時的過程 .那些資本菁英反對這潮流, 勞工則擔任帶領衝撞的任務 ,雖然勞工內部也有菁英, 或是有革命知識份子投入運動 ,但是精神上卻是站在基層大眾這一方的.

例如,台灣多數政客只會空口談民主跟照顧勞工, 搞出很多花言巧語的精明說帖, 但是卻不願意去深化落實行動, 因此搞到今天仍是有錢人的民主政治, 權貴家族政治 ,跟有名無實的社會福利. 這算精神沒跟群眾同在 ,只有詭計跟空想充斥腦袋中.

反之 ,台灣80%中下層群眾更渴望去落實真正的民主自由, 也比擁有多國護照或海外資產的政客更關心自己家園安危, 讓80%中下層群眾去推廣民主自由跟民族自決, 會比讓政客帶領更有效 (政客只顧選舉 ,一選上後就什麼都當成空氣了)

這種基層民間精神力量其實很活躍 ,只是缺乏強大的傳遞出口. 例如民間人沒有廣播電台跟報紙, 只有網路能用, 也缺乏良好組織性 ,導致民間精神力雖大, 但是投射效率不彰. 所以才需要革命知識份子, 跟積極的政治經濟菁英配合(基層民間人只是因為沒錢沒權勢, 才看似無原則的一直讓政客擺佈, 群眾是無奈的暫時妥協 ,等有機會翻身時, 反而表現得比政客更堅持原則 .例如 ,看見公務員貪污時恨之入骨, 但是又怕給有權力者找麻煩 ,所以很少有人敢去檢舉 ,等有人帶頭檢舉時,則一堆事後批判投訴又跟著跑出來)

快速跟便宜

拿民主廣播器喊話, 比發射成千上萬的經濟投資催淚彈還便宜, 生效速度也更快. 所以中共才非常恐懼民主自由運動, 也積極搞網路封鎖 ,而對於台商經濟投資 ,則不但不反對還大力歡迎, 這或許能當成可資印証的理由.

看似沒有價值的河邊石頭, 有時可能藏著寶石或璞玉等你去發掘 ,所以別把中國人都當成頑石, 別把民間基層精神力量當成朽木, 試著拿個榔頭敲一下, 或拿工具雕琢加工一下 ,可能將有料想不到的收穫.

(4)中國對臺攻略最快模式=>斬首

經濟上的 ,以及政治上的斬首, 都已經紛紛發生了, 只剩軍事上的還沒發生, 不過或許無聲的第一擊早已經發生了 , 例如偷到你們軍事上的最高機密, 或主導建軍方式... 這一切都是瞎猜.

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

哈啦民兵

民兵跟正規軍

某些左派主張的民兵制度,看來是由左派思想內不信任政府官僚的傳統所演變來的,他們認為政府總是站在統治者那一方 ,因此在衡量國家自衛跟防止統治者藉此壓迫人民的緣故下, 而有了廢除常備軍跟用民兵取代 ,或兩者並存的想法.

不過這種作法其實也不算獨特發明, 因為美國也有民兵傳統, 當初美國獨立戰爭時, 民兵就發揮了重要作用 ,美國人民合法擁槍也跟民兵思想有若干類似 .在世界上各殖民地反對統治者作戰中, 民兵更是無所不在, 所以有網民曾說每個人心中都有民兵存在. 大到獨立戰爭, 小至西方民主國家街頭示威抗議時, 人民跟警察發生的肢體衝突, 看起來都很像民兵保衛的作法.

但還有另一種民兵起源, 例如當國家財政空虛 ,或國防經費分配不足時 ,也會用民兵. 這種起源應該很早, 像是上古時代的國家, 當時還沒有常備軍, 都是有需要時才臨時徵募人民來打仗. 即使建立中央集權帝國後, 軍隊也不是全都正規軍 ,例如漢朝征伐外邦 ,也會臨時徵集大軍 .這類原因也跟上述不信任政府起源的民兵作法很像, 最初是中央政府體制還沒發達, 國家類似鬆散的部落聯合體, 因此權力重心在各血緣團體, 生產力不佳也無法維持常備軍(常備軍人脫離生產鏈之外), 後期則是平時養不起那樣多的正規軍隊.

戰鬥力

不過專業化的正規軍戰鬥力畢竟比較強, 在鞏固封建王權的需求下 ,國王也會建立一支保衛首都的正規軍 .到了帝國時期 ,生產力發達,跟對外擴張野心驅使下, 正規軍編制才慢慢變大了.

另外, 正規軍還有, 血緣集團內的專業武士=>大量廣徵國民服短期兵役=>走向職業募兵的變化; 以及步兵, 弓兵 ,騎兵 ,攻城武器 ,屯田兵, 軍監, 運輸,補給... 等等兵種分化. 這種變化是專業性, 數量, 兵種特性, 合計等於軍隊戰鬥力的證明.

大兵團作戰跟兵種分化, 也加深了將領指揮難度, 所以將領也專業化了. 從文武合一的領主跟士 最後變化成文武分途的武官 (當然大將軍之類的權高武人, 也能壓迫高階文官 ,變成實際領政者, 甚至掌握禁衛軍的武官有時還能壓迫皇帝), 這類似靠服役時間跟作戰經驗, 來提升將領指揮能力.

但只有軍隊編制專業化還不夠, 於是專研軍事的兵法家(例如春秋戰國時代的孫子),跟龐大的參謀跟軍事行政集團(領主的養士, 跟帝國軍隊內的軍政官, 參謀官),也跟著出現.

民兵制度算是伐謀嗎?

孫子也強調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說明謀略戰跟外交戰 ,其實重要性遠在軍事作戰之上 .左派們不希望統治者利用龐大常備軍來當軍國主義工具, 進而讓國內外軍需產業商人獲利甚至壓政, 也能說是一種伐謀, 不過考量國家自衛問題 ,又不得不提出正規軍跟民兵並存 .這證明民兵戰鬥力有很大的內在跟外在侷限因素, 所以也該提出改善民兵戰力的方法, 避免單純依賴外部因素(正規軍)來提升戰力時 ,反而同時造成對國家安全跟人民政治福祉的危害.

不然你一方面要反對正規軍, 一方面又要靠正規軍來補強民兵, 當外力威脅小時或許還能平衡, 當外力威脅過大時 ,不就變成內憂外患讓你提早滅亡了. 誰說正規軍都比較愛國愛民的? 某些國家內跟軍需產業掛勾深的軍方高層 ,可以慢慢打仗 ,慢慢發戰爭財, 哪管你死多少小兵跟平民; 有些國家軍方則會屠殺主張自衛的人民, 當作安撫入侵者的方式; 有的甚至用兵變壓政搞投降 ,只為了亡國後也能升官發財(中國內戰時很多省份都發生過)

ps:
這裡有一個混淆, 就是 :如何改善民兵戰力 ,而不致於太過於偏重依賴正規軍提升國防戰鬥力,最終反而導致國安跟人民福祉的危害?

有很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把民兵更專業化 ,用現行徵兵制度下的義務役正規軍取代, 這也是台灣過去採取的方法. 只是過去執行理由是因為兵力不足跟缺錢; 現在理由則是, 提升民兵戰力 ,跟防止政治跟國安災難.

理由不同 ,但作法卻如一 ,同樣都能達到所需的目的,台灣過去民主轉型能成功 ,實在也多半歸功於義務役徵兵制 ,它讓常備正規軍不再是統治者的鷹犬, 更趨向於人民的保護者.

因此 ,現在統治當局想要去修改它 ,你可以說他們很天真, 也能懷疑說動機似乎不太良善.


模型

士兵精神戰鬥力
士兵專業性(訓練), 數量, 兵種差異... =部隊原始精神戰鬥力
體能廢弛, 知識遺忘程度 = 專業性調整(訓練)
軍官精神戰鬥力
將領服役時間, 作戰經驗... =將領指揮能力
軍官養成教育, 參謀跟行政... =補強將領指揮戰力跟部隊戰力
部隊士氣調整
駐紮地跟士兵來源, 將領領導手段, 補給, 訓練,武器性能... =影響士氣
部隊物質戰鬥力
數量 , 兵種戰力, 武器科技化戰力
其他還有現代作戰科技帶來的諸多差異, 很難紛紛列出, 所以簡化成武器科技化戰力

在戰爭中精神對物質的比重是三比一

光靠戰略學者所說將領多半同意的這句拿破崙名言, 就足以讓上述模型連數學算式都不必去推求了, 你民兵訓練跟士氣等等就是比較差 ,如果精神軟力量9 ,物質硬力量3 ,那麼軟力量減低50%就等於戰力減低4.5了, 這說明即使在裝備戰力上加倍也很難彌補回來, 所以民兵更需要注重的是訓練, 而這卻是民兵最欠缺的.

世界性的逃避兵役趨勢

另外, 當人民有錢後寧願多花國防經費去投資軍事裝備費用 ,也不願意多服一天兵役, 即使是服國民兵, 這種怕磨心態也會阻止民兵戰鬥力提升, 所以最終會慢慢走向: 只更新民兵裝備,而訓練時間卻越來越短,導致戰鬥力缺口補不上.

送人肉飼虎

民兵比較大的好處, 則大概是有益於發展人民戰爭. 但這很像焦土作戰 ,或送人肉飼虎,直到老虎吃不下為止. 從要死死軍人 ,也不要死百姓跟老幼的人道觀念來看, 這實在很殘忍 ,也不一定會得勝. 例如越南戰爭真是人民戰爭的勝利嗎 ?還不如說是媒體跟西方人文思想的勝利~當入侵國(美國)人民不支持, 戰爭自然不會再繼續打; 跟代理戰爭思想的勝利~ 當北越能獲得蘇聯跟中國軍事支援, 防衛戰爭自然能持續下去.

反之, 抽離以上這些因素, 縱使有3~5個越南 ,美軍最終也吃得下來. 畢竟美軍當初只是進行有限度的戰爭,戰略上是屬於防衛性質的, 對於北緯17度以北只有經過許可才能進行空中轟炸, 甚至還被政治中止過.不用陸軍主力北上直搗黃龍 ,這算啥侵略戰爭?

全民皆兵或全民砲灰

例如 ,瑞士號稱全民皆兵 ,所以能防止侵略者入侵. 不過也有人提出那是(1)地形保護, 導致入侵者需要考慮攻佔代價(台灣則有海峽的保護,不過民兵因為訓練關係派上用場的時機,主要是陸地戰,因此瑞士全民皆兵可同時配合地形發揮戰力,防衛力=兵力+山地;台灣則否~反而更像是逐次用兵,因為民兵無法開抵海上,這類似只設障礙卻不在障礙點部署兵力,這樣我不就能學德軍輕鬆越過防守兵力薄弱的山地來突襲英法軍了); (2)他們允許人民擁槍放在家中 , 導致敵軍即使突入也很難以分清戰線前後. 而台灣的民情能許可擁槍嗎? 如果不能, 只等動員時才來發放, 那麼敵人只需派少數突擊單位佔領武庫或炸掉武庫 ,你們就不用玩了, 這時候反而比較像等著被屠殺的羔羊,而非啥民兵.

縱使當戰爭規模不大時, 也有機會能靠人民赤手空拳上街頭成功阻擋敵軍 ,不過那也需要其他國際跟內政因素等等來配合 .例如蘇聯鎮壓波羅迪海三小國的獨立, 就是在國際干涉, 密約被揭發 ,跟蘇聯放棄繼續干預等因素配合才成功的 . 反之 ,車臣獨立就沒那樣好運了, 游擊戰把國家搞成焦土, 也無法成功保衛土地 .那還是在蘇聯垮臺裁軍後開打的 ,如果蘇聯沒有垮臺或是讓海珊執政 , 車臣不就從焦土變成生態沙漠,人民則或化成核爆後的水蒸氣?

美味可口的甜食

所以我認為在台灣推廣民兵或國民兵 ,單純是一種無聊自殘行為, 因為有太多環節根本無法配合得上, 我已經用很保守模糊寫法, 來給當局面子了,如果跑去專業軍事網站查資料,大概三頁都還轟不完(當然如果左派要說明民兵好處 ,也能寫好幾頁長篇大論出來, 可是目前台灣當局並非左派 ,所以即使他們掰出左派道理來,也不一定能適用於自己的統治手段跟政治型態).

即使國民兵跟專業募兵並行 ,財政上也不足以滿足職業軍的人事費跟裝備費開銷, 它一定會吃掉不少裝備費用 ,甚至必須裁軍來節省支出 .最後變成半調子職業軍(同時規模也小)+半調子國民兵(羔羊) = 又小又爛的防衛力量 ,也等於敵人眼中美味可口的甜食.(因為敵人規模太大了)

如果中國能先消化那些外交跟國際謀略大餐的話 ,吃掉美味可口的甜食也只是遲早的問題;或當台灣政客學酒店小姐主動把甜食送上敵國嘴邊時 ,那麼再懶再膽小的侵略者也會想咬上台灣一口吧.當然此時也不會再去多想, 美國這個酒店老闆事後開出的帳單會多恐怖了,先咬再說.

奸詐台灣人適合搞謀略或宣傳?

最後是某人說的: 退伍老兵說不定比現役兵還強的自誇疑問句. 大叔你繼續作夢吧, 事情才沒有這樣簡單,不過”說不定”這幾個字倒是用得很精確,可見愛作夢者未必等於阿呆,還會故意留一條替自己開脫的後路,真是奸詐 = =

不過某些人吹牛自捧方式也太外行了, 看來比較像適合搞宣傳替百姓洗腦, 而非搞高深謀略跟敵人的老狐狸廝殺 . 論謀略,13億腦力 vs 2300萬腦力 ,即使對方有6~7億農民, 光靠那些都市精英人口來鬥智, 台灣還是可能會輸 ,尤其謀略又不像尖端科技研究必須先有財力 ,工業力 ,跟發展平臺配合,只要有人才連最窮的非洲國家都能搞謀略.

所以台灣要瞄準中國的鄉民們專搞宣傳才對, 六億農村人口跟幾千萬都市盲流 ,一旦被人洗腦或聽信啥謠言, 那些沿海精英也不再那樣令人擔憂了.

2008年10月5日 星期日

神奇的左派

正統派看來最不像正統


一.原先共黨保有民主心胸,願意跟資產者或左派籌組聯合陣線,也注重民主政黨間的協調。反而中共跟蘇聯更像是偏離正統的變種。

1.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者同盟的綱領),1848。

“在法國,共產黨人同社會主義民主黨聯合起來,反對保守的和激進的資產階級,但並不因此放棄對那些從革命傳統中承襲下來的空談和幻想採取批判態度的權利。”

“在瑞士,共產黨人支持激進派,但並不忽略這個政黨是由互相矛盾的分子組成的,其中一部分是法國式的民主社會主義者,一部分是激進的資產者。”

“在波蘭人中間,共產黨人支持那個把土地革命當做民族解放條件的政黨,即發動過1846年克拉科夫起義的政黨。”

“在德國,只要資產階級採取革命行動,共產黨就同它一起去反對專制君主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小市民的反動性。”

“最後,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的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調。”

2.1864年,馬克思和巴枯寧(俄國出身的無政府主義者)、拉薩爾(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前身~德國勞動者協會創始者)等不同左派路線者,一同創立「第一國際」。

3.馬克思、恩格思認為「巴黎公社」主張的民主形式:民代和公職向選民負責、人民監督跟罷免、重大公共事務由人民共同決定...。就是社會主義革命後,必須具備的政治形式條件。

4.《社會主義民主與無產階級專政》-「第四國際」第十二次世界大會通過
勞動者(包括不同意見的勞動者)應該有權使用民主自由(新聞、集會、遊行、罷工自由等等)所必須的物資設備,同樣地工會應該獨立於國家而不受當權政黨所控制,這都是很重要的事。因此,如果要使勞動者享受到比在先進資產階級民主下所享受的還要廣泛民主自由,那就不能限制他們在政綱或意識形態基礎上組織政治團體、政治傾向或政治黨派的權利。

PS:「第四國際」,托洛茨基被史大林追放國外後,於1940年創立的。
James P. Cannon在《美國托洛茨基主義史》寫道:「托洛茨基主義並不是新的運動、教條,而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的恢復和再生,這種恢復和再生在俄國革命和早期的共產國際得到了詳細的解釋和演繹。」(引自中文wiki網頁敘述)


二.先確立民主自由,才進行經濟改革,可見民主自由是先決條件(兩階段革命),跟必備條件(革命後必須建立)

1.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1847
共產主義者為了本身的利益必須幫助資產階級盡快地取得統治,以便盡快地再把它推翻。因此,在自由派資產階級同政府的鬥爭中,共產主義者始終應當支持自由派資產階級,只是應當注意,不要跟著資產者自我欺騙,不要聽信他們關於資產階級的勝利給無產階級帶來良好結果的花言巧語...。
共產主義者從資產階級的勝利中得到的好處只能是:
(1)得到各種讓步,使共產主義者易於捍衛、討論和傳播自己的原則,從而使無產階級易於聯合成一個緊密團結的、準備戰鬥的和有組織的階級;
(2)使他們確信,從專制政府垮台的那一天起,就輪到資產者和無產者進行鬥爭了。

2.馬克思、恩格思認同「巴黎公社」主張的民主形式


三.秘密警察恐怖鎮壓跟史大林奪權讓蘇聯工人國家變質

布爾塞克黨在革命成功後,不按馬克思理論去做,而跨過民主化跟工業化階段,直接進行共產主義經濟革命,因為不顧社會現實使得經濟失敗,跟讓人民無法接受,當局才採取秘密警察恐怖政治的鎮壓(接收帝俄秘密警察,而創立「全國鎮壓反革命和破壞非常委員會」-Cheka,史大林秘密特務機關GPU的前身),最後種下官僚奪權禍根。這特權層為了維持統治,乃逐步限制民主權利,毀壞蘇維埃及布爾塞維克黨的本質。

---------------------------------
唯物論跟宗教信仰不可調和?


應該說明,”有效的”責任法是什麽東西。順便指出,在關於正常勞動日的一條中,忽略了工廠立法中關於衛生設施和安全措施等等那一部分。只有當這些規定遭到破壞時,責任法才發生效力。總之,這一部份也是寫得很草率的。我已經說了,我已經拯救了自己的靈魂。《哥達綱領批判》(靈魂,很神奇的字眼)

打倒該隱!(聖經上殺弟的人)--史大林的官僚匪黨!蘇維埃民主萬歲!國際社會主義革命萬歲!《過渡綱領》(第四國際成立大會通過的文件,引用這種典故是表示仍持有宗教信仰嗎?)

要保障:...政治自由權利,如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學習與教學自由、結社與集會自由、罷工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會黨國際原則聲明:民主社會主義的目標和任務》(民主社會主義者所持的觀點)